标签归档:品质检查

常识?非常识?

 上周「免费工厂诊断」访问了电子产品的组装工厂。
此工厂所采用的生产方式还是以前的那种输送带流水线,作业员们排列着进行作业。

在组装线上对全数检查的产品进行全数出货检查。
完成品投入与工程内检查一样的检查专用线上,输送带流水线旁坐着检查员进行再检查。

我以前有拒绝过客户的要求「抽查出货检查」,那时我的常识是在工程内100%检查的产品,按照AQL进行抽查再检查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客户的常识是按照AQL抽查进行出货检查。
例如:检查程序出错、或检查装置出故障等问题的话,通过抽查可以发现。但是我们的工程是有考虑这样的潜在问题的,在生产开始时有通过对检查设备的点检来测量回避问题。
最终的「目视检查」由另外的检查员在另外的场所实施是有意义的,因无法说明其中的替代,就接受了抽查出货检查。
其实要追求确实的官能检查是无法找到答案,讨论就到此结束吧。(笑)

某通信机器厂家,要求全数24小时的老化测试。
电子回路产品如果使用优质部品的话,在老化测试时几乎没有可筛选出的故障模式。通过老化测试筛选的效果只能发现「电解电容的极性差异」不良,因为1小时内是可以发现的,所以24小时的老化是无意义的,这样进行说明的。
但是,作为保证24小时稼动的产品的信赖性的一种手段,24小时的老化测试是他们的常识。
此时,在老化的一定台数时间里没有出现不良的话,可阶段性的减少老化时间,做出了这样的程序提案。最终认可为2小时的老化时间。

客户的常识与我们的常识是不一样的,这是理所当然的应这样思考的较好;但是没必要去配合客户的常识。
关于我们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我们比客户有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重要的事是,要去理解客户要求背后的真正要求。

这与上述的要求100%出货检查的客户一样。

在服装行业由检查公司进行100%再检查是常识。
但是,原本客户的要求应该是没有要求100%再检查的;真正的要求是交纳100%的良品。
要求的背景是,想控制国内受入检查的成本、消除受入批量不良的销售机会损失的风险等等。
这些真正的要求能够满足的话,100%再检查就不会是桅杆了。

作为工厂不能保证100%良品出货的话,100%再检查也是不得已的事。但是,不能持续唯唯诺诺和100%再检查,而应该努力做到不需100%再检查才是原本的样子吧。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