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master@QmHP

改善格言引言

想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关于改善的态度和技巧。

对于实践改善的人来说,以下的是禁语。

・没有时间
・没有钱
・太勉强
・没有先例

一旦发出这样的词语,就消灭了改善的热情。
志愿改善的人这样说。

时间是什么时候都没有,时间是制作出来的。
说现在没时间拖延改善的话,
将来会更加时间不够。

我想介绍一些,志愿改善的人们经常说的一句格言。

课题的定义

 上周写了有关切断加工时产生尾料的问题,怎样定义课题较好的事例。
《尾料》

本周想介绍一下另外的事例。
板材需加工成コ字形。设定的课题是提高折弯机的稼动率,由2人作业他们是这样进行加工的。
横长的折弯机设备左右各配一名作业员,2人同时进行作业。折弯1处后再放入材料折弯第2处,折弯完成后放在加工完的地方,然后再取需加工的平板放折弯机里加工,这样的一个加工顺序。

此作业看上去像是提高了折弯机的效率。
但是,因折弯的位置不同,就不能使用定位挡板治具。就需要事先在加工位置画线。因是2人同时作业,所以就有拿放作业、干涉等待的发生。
虽是提高了折弯机的稼动率,但却降低了人均的生产效率。

在折弯机的2处放挡板的话,就不会发生画线这样的浪费作业。第一个人安装材料,加工弯曲最初的线。
同时第二个人加工弯曲第2条线,之后放置加工完成品。
放置加工完成品期间,第一个人可以交换加工中的材料位置,安装未加工的材料。

这样作业的话,最初和最后一枚加工时就会有1人在等待,但是提高了人均的作业效率。

如果能确保下工序需求的量,一人作业也是可能的。

此时的课题,不是提高加工机器的稼动率,而是应该提高人均的加工效率。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5S活动

5S活动由经营者亲自带领指导开始的话,最初的时能有成果出现,但是却很难落实下来。
特别像5S活动一样持续着有意义的活动,蛇尾现象是无法期待效果的。

那么,为何活动无法持续呢?

我认为是因为活动的「目的」和「目标」没有明确出来。
例如:「清扫」的目的、目标是员工是否有好好的理解。
必须要清扫到多干净,标准明确吗?
必须要做什么只传达(What)是不完善的。
必须同时传达为什么要做(Why)和做到什么程度(Goal)。
通过共享「Why」和「Goal」,涌现成员的导入意欲。任何事情不提起成员们的「干劲」是无法顺利进展的。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尾料

 为了后工序,有钢管材料切断的作业。此作业的班长,来询问是否有不产生尾料的加工方法。

例如:1m的钢管切断加工成20cm、30cm的材料各4根。
此时,为了加工20cm 的4根材料,使用1根钢材就有20cm的尾料发生。如加工30cm的4根材料,就需要使用2根钢材,这样就有10cm和70cm的尾料发生。

也就是说这尾料是浪费的。
因怕浪费,为下次加工时预先保管尾料。但是下次加工时并没有使用尾料,而是尾料积存越来越多。

如果是聪明的读者会发现,加工1次20cm和30cm材料的话,1m的钢管就成了2根,就不会有10cm、20cm、70cm的尾料发生了。

当然提问的班长也是明白的。
首先加工成4根50cm的材料,之后再切割20cm的话剩下的就是30cm了。但是准确来说,刀的厚度部分让30cm的材料变短了。
20cm和30cm交叉切断的话较好,但这样的话每次都需要对准加工位置的挡板治具。

因此,此班长想解决的课题是加工定位治具能快速定位的方法,或者是思考能复数定位的治具。

像这样整理课题的话,能想出很多个方法来。
整理课题单纯化是改善的第一步。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统计的手法

 学习统计手法的基础是在大学的集中课堂上。
说起来是为了弥补单位不足而听的课程(苦笑),关于实际的运用完全没法想象。

作为就职电子回路设计者开始工作时,被前辈指摘即使是精度低一级的部品也是可以设计的。用电脑编程序、用随机函数模拟过精度。

工作中的大前辈看到我们对偏差的研究非常吃惊。
接受了大前辈的统计理论演讲,当时我什么也没感觉到,但是现在心里能听到大前辈的声音「不用做那么愚蠢的事」。

部品规格以最大、最小进行设计,变为以「正规分布」意识进行设计。其结果是精度低一级的部品也能使用了。
实际上与部品成本相比劳务费的成本是更高的构造,在这里没有看到成本的降低。(苦笑)

真正学习统计数学是从事品质保证工作开始的。
有听了电话讲座的「现代统计实务讲座」。

以此为契机,开始了较多的运用了统计的想法。
关于改善效果也就不会只考虑平均值了。
最好的效果是让客户的品质保证责任者敬佩吧(笑)。

做此领域的工作,没有电脑支援是无法想象的。
以前,计算标准偏差时,使用函数计算器要敲好几次键盘。
现在使用Excel一瞬间就能计算出来。
方差分析也是使用加载项的话一瞬间就完成了。
现在已变得这么简单了,没理由不使用统计手法。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整理的定义

 上周的专栏有写定义是很重要的。
那么,您公司的5S的「整理」是否有定义出来,有提起过这个问题。

5S原本是日本思考出来的工厂管理方法,但是现在在中国的日资企业以外,民营企业也很盛行粘贴5S标语。

但是,总感觉有些不协调,连日资的工厂也成了「表面的5S」。

真正的5S是生产性改善、品质改善的基础,不只是单纯的制造业,而是能运用到所有的公司。5S的目的必须是「赚钱的」。

「明天有客人来,要彻底做好5S」这样说本身就是没有真正理解5S的意思。

关于5S整理的定义是这样的,
「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丢掉不要的东西」

而且上周的专栏也有写定义里要有目的和方法论。
但是,5S的定义却只有方法论。
有How,但是没有Why,还是不公平的。

为了什么(目的)进行整理呢?

扔掉不要的东西,增加有效的空间。
增加有效空间的话,可以提高每单位面积的生产性。

扔掉不要的东西,增加作业空间。
增加作业空间的话,可减少不良的风险、改善作业效率。

扔掉现在不要的产品库存和中间库存,改善资金的周转。
如果有租外部仓库的话,可节省仓库的租金。

整理的目的用一句话说就是「业绩改善・贡献」。
但是,这样定义就不明确,解释就有可能出现偏差。
一个个详细地「为了增加有效空间」「为了增加作业空间」「为了改善资金周转」的目的放入在定义里较好吧。

这样进行定义的话,在说到「整理」时就能明确什么应该怎么样了吧。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改善的定义

 定义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意外的是却被忽视了。

例如:5S的定义是什么呢?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所有的都只是作为词语进行了理解。
但是,5S的整理是为了什么,怎么做较好;与词语的理解是两个意思。
所谓整理是为了什么,必须怎么做;全员都能理解的才是定义。

如果决定空间的2点的话,直线是唯一的定义。
同样,如果决定目的(为了什么)和方法论(怎么做)2点的话,事情就应该能够定义出来的。

那么「改善」怎么定义较好呢?

有改善的目的和方法论吧
目的:效率的达成工作的期待成果。
方法论:选择或变更工作的做法。

也就是把改善进行定义的话,如下:
「为了效率的达成工作的期待成果,需要选择或变更工作的做法」

因此,改善就是工作本身。

说「完成每天的生产、出货后,就没有改善的时间」这只是借口,因为没时间所以不工作,不符合理由。

但事实上是有优先顺序的,首先不出货的话,改善也是没有意义的。

问题是针对改善这样的课题,时间的资源是不足的。
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经营」。

我认为并不是要放置这样的问题。
但是,找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状态,与只是在烦恼是一样的。如果持续这种状态的话,不久的将来连出货都会困难的。

时间资源对每个人都是有限的,却是能借用到的。
把借用到的时间进行改善,改善出来的时间再进行进一步改善。
这样来建筑组织中的改善文化的话,就能得到强大的竞争力。

像这样的决断就是「经营」吧。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明天更好

 在工厂进行生产改善指导时,现场的领导们经常会说[明天更好]。于是,我就问题他们[最好]和[更好]哪个好呢?他们的回答当然是[最好]较好。从词语上说的话可能[最好]比较好,但是正真应该是[更好]比较好,我给他们进行了说明。

他们听我这么说都是[?]的表情,改善是没有[最好]的,一直都只有[更好]。今天[更好]明天也[更好],改善是永无止境的。在认为是[最好]时,改善就停止了。这样给他们说明后,他们的表情从[?]转变成[!]了。

当然只是跟他们说这些,是不可能燃烧起现场领导们的[每天改善]意识。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就必须要通过实践,让他们实际体会[每天改善][每天更好]才行。

即使只有一点点的改善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持续改善。希望现场领导们能理解他们的工作是作业+改善,如果能实现这个的话,我们将会拥有很强的现场力量。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