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激励是使其发起行动,朝着目标维持·调整行动的功能。
激励做得顺利的话,人会发起行动、为达成目标而继续努力。对经营者来说通过激励员工来提高行动意欲,是各行各业的共通课题。
激励有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
外在激励是:义务、奖罚、强制等外部给予的激励。
内在激励是:好奇心、关心等自我内在发生的激励。
例如,我们来考虑一下读书这个行动。暑假的课题看书,这是外在激励。满足知识好奇心或者小说很有趣而看书,这是内在激励。
只有外在激励,是很难养成读书的习惯。最初即使有外在激励,但是知道读书的乐趣的话,是能养成读书习惯的。
比如,鸡蛋从外部受力破壳的话是死亡的意思。但是,鸡蛋从内部受力破壳的话是诞生。
召集、暗示、商量、依赖、命令的顺序外在激励越强,相反命令→召集的顺序内在激励越强,报酬也是外在激励。
命令要求服从。依赖、商量,与说服相比是得到认同的方法。
那么暗示、召集怎样考虑较好呢?也就是说是否有由自己发起内在激励的方法?
「做5S啊!」的激励是命令型的外在激励。
「希望做5S」「想做5S,能协助一下吗?」的依赖、商量是说服·认同型的外在激励。
「想要工作环境变好,好像5S的方法较好」的暗示,「谁能提出工作环境变好的建议」的召集,是激起内在激励。
要激起这样的内在激励怎样做的好呢?
孩子会痴迷于图鉴,痴迷于电视游戏。
想满足这些知识好奇心,就会想点击游戏设定的课题,这就是内在激励的功能。
同样的事情5S也做就好了。
游戏和5S、孩子和成人、游戏和工作的状况不同,但是寻找共通点的话,应该也能顺利做到。
我的假设是「故事」
孩子图鉴痴迷于三角龙图画,是因疑似体验原始时代故事。游戏也是被设定为能克服困难的故事。
同样如果5S做好的话,我们的工作环境会怎样?自己会有怎样的成长?这样的故事能明确出来的话,就能疑似体验理想状态。
所以把这命名为「故事型内在激励」。
参观达成5S理想状态的工厂,比观看视屏更能刺激「故事型内在激励」。
我们有不定期的召开5S工厂参观·交流会。提高参加工厂参观·交流会的经营者、经营干部们的故事型内在激励为目的。参加与其他公司的交流也是提高内在激励的契机。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