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master@QmHP

QC七大工具

QC七大工具,由以下8个工具组成。把数值数据进行加工使之易懂。QCC等问题解决时所不可缺少的工具。

  • 鱼骨图
  • 图表
  • 柏拉图
  • 直方图
  • 检查表
  • 层别法
  • 散点图
  • 工程控制图

柏拉图


错误的柏拉图
错误的柏拉图

像上图一样所制作的柏拉图,使用Excel的话就能制作出这样的柏拉图。
正确的柏拉图是像下图一样,折线图是从0原点开始,必须通过最初的柱形图的右上肩。但是只要稍稍动点脑筋,即使是Excel也能制作出正确的柏拉图。

正确的柏拉图
正确的柏拉图

index_sQC七大工具培训的目的

此培训为了能让大家运用自如的使用QC七大工具,使用PC以练习为主的进行学习。

index_sQC七大工具培训的日程(例)

(第一天)讲解・演习
  1. 培训的目的目标
    为何学习?
    知识和能力的区别
    通过工作理解成长的重要性
  2. 鱼骨图
  3. 图表
    折线图
    柱形图
    条形图
    饼图
    雷达图
  4. 柏拉图
讲解・演习(第二天)
  1. 直方图
  2. 检查表
  3. 层别法
  4. 散点图
    相关系数
  5. 工程控制图
    x-bar控制图
    p控制图
    pn控制图
    c控制图
    u控制图



(注)以上是标准日程,可进行变更・调整。

新QC七大工具

QC七大工具主要是「数值数据」使用的工具,但是新QC七大工具是「言语数据」可视化、分析的使用工具。

  • 头脑风暴
  • 亲和图法(KJ法)
  • 关联图法
  • 系统图法
  • 矩阵图法
  • 矢线图法
  • PDPC法

使用新QC七大工具,把复杂的问题用易懂的图解整理出来,能解决问题。新QC七大工具不仅是为制造部门,还为设计开发部门、营业部门等的间接部门的问题解决而开发的QC手法。
以下是各手法的特征。

index_s头脑风暴

小组构思想法的方法

index_s亲和图法

从混沌问题状态中,收集语言数据依相互的亲和性着眼整理,使问题的构造明确化的方法。

index_s关联图法

针对发生要因复杂纠缠在一起的问题的要因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追求其主要要因。

index_s系统图法

为了解决问题,目的和手段进行系统化,找出解决手段。

index_s矩阵图法

2个要素进行2元配置,各自要素间的关联性在矩阵图上表现出来。

index_s矢线图法

プ项目的各作业的关联和日程用网线图进行表示。

index_sPDPC法

项目实行时,事先预测发生不测的事态,项目实行的过程图示化出来。

index_s新QC七大工具培训的目的

此培训为了能让大家运用自如的使用新QC七大工具,使用PC以练习为主的进行学习。

index_s新QC七大工具培训的日程(2日)

讲解・演习(第一天)
  1. 关于培训的目的目标
    为何学习?
    知识和能力的区别
    通过工作理解成长的重要性
  2. 头脑风暴
  3. 亲和图法(KJ法)
  4. 关联图法
讲解・演习(第二天)
  1. 系统图法
  2. 矩阵图法
    L型矩阵图、T型矩阵图、Y型矩阵图、X型矩阵图
    组合型矩阵图法
  3. 矢线图法
    PERT图法
  4. PDPC法



(注)以上是标准日程,可进行变更・调整。

5S实践培训

index_s所谓正确的5S

「明天有客人要来做好5S」「清扫干净的话,工作场所变得明亮还能提高士气」这样的想法也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很难说是正确的5S。

客人看到5S周到的工厂,可能能增加订单。但是只能期待些间接的效果。工作场所干净的话,在那工作的人的心情舒畅。工作场所干净是为提高员工士气的必要条件,可也不是充分条件。

通过实践正确的5S,从而能提高QCDSEM(品质、成本、交期、安全、环境、士气)。
相反的表现的话,直接改善・提高工作现场的QCDSEM活动是「正确的5S」。

index_s5S实践培训的目的

  • 通过培训5S不是掌握知识,而是体会实践能力、持续习惯。
  • 通过构筑以5S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风土,提高QCDSEM(品质、成本、交期、安全、环境、士气),提升企业竞争力。
  • 5Sを定着させるための工夫を組織に組み込む。

「有客人要监查工厂做好5S」这样的5S活动是不会长期持续的。好好理解5S的目的,能持续的5S不是掌握知识,而是以能行动的能力、能持续的习惯的目的来学习。另外构筑以5S为基础的强大企业文化,其企业文化・企业风土的根源培养员工,工作岗位活性化,QCDSEM的提高为目的。

index_s5S实践教育的日程表(例)

(第一天)讲解・演习「所谓5S」,「整理」
  1. 关于培训的目的目标
    为何学习?
    知识和能力的区别
    通过工作理解成长的重要性
  2. 为了什么做5S?
    所谓错误的5S?
    5S是为了改善QCDSEM的活动
    5S是制作企业文化的活动
  3. 所谓「整理」
    整理的定义
    整理的对象是?
  4. 实践演习
    整理的实践「红牌作战」
    决定现场,全员进行区分要的东西和不要的东西
    不要的东西的处置(废弃、移动等)
自主活动 

红牌作战展开到其他现场

(第二天)讲解・演习「整顿」
  1. 自主活动的评估
    红牌作战实施的评估
     
  2. 所谓「整顿」
    整顿的定义
    定品、定位、定量
    先入先出
    整顿的对象是?
    状态的可视化
     
  3. 实践演习
    决定现场进行整顿实践
    可视化
    定位化
    定量化

 

自主活动

整顿展开到其他现场

(第三天)讲解・演习「清扫」

  1. 自主活动的评估
    整顿实施的评估
     
  2. 作为「清扫」
    清扫的定义
    清扫的思想准备
    清扫是预防保全
  3. 实践演习
    决定清扫的实践现场,全员进行清扫实践
    清扫理想状态的实现
    清扫是点检

自主活动

清扫展开到其他现场

(第四天)讲解・演习「3S巡回」

  1. 自主活动的评估
    清扫活动的评估
  2. 制作3S巡回确认清单
  3. 实践演习
    根据巡回确认清单进行工作场所巡回

     
     
     

自主活动

3S巡回的实践
确认清单的改善
整理・整顿・清扫的维持

(第五天)讲解・演习「清洁」

  1. 自主活动的评估
    整理・整顿・清扫维持的评估
    3S巡回的评估
  2. 所谓「清洁」
    清洁的定义
    所谓清洁是3S的维持改善
  3. 实践演习
    清洁的实践
    决定现场,全员提出清洁的建议,立即实践

 
自主活动

清洁展开到其他现场

(第六天)讲解・演习「素养」、「5S维持」


  1. 自主活动的评估
    清洁展开的评估
  2. 所谓「素养」
    素养的定义
    素养是把4S螺旋形提升的发动机
    无素养的话将无法持续
  3. 为了维持5S
    为维持5S的动力
    为维持5S的方法 
  4. 实践
    提出维持5S的建议
    维持5S活动



通过反复的培训·实践练习和自主活动,不仅掌握知识还能锻炼实践能力。
(注)以上是标准日程,可进行变更・调整。

请填写以下信息进行咨询。
[contact-form-7 id=”178″ title=”5S实践培训咨询”]

改善道场

为了培养改善领导者制作了「改善道场」这个程序。

index_s为拥有这样课题的你所准备的程序

  • 提高领导的改善能力。
  • 提高领导的动力。
  • 想培养公司内部的改善推进领导。
  • 想导入改善活动,但没有适合的指导者。
  • 导入了改善活动,但却没有效果。

index_s所谓的改善道场

从基础开始用讲解的学习方式,以及实际工作问题的改善·解决的研修,应用QC小组手法的改善活动的推进方法。

虽然QC小组活动在日本走向下趋形式,但是通过活动能提高现场的改善力,作为OJT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认为中国现场的改善者们应该考虑重新评估改善活动。

QCC改善

通过改善活动能实现人财培养、业绩的贡献。

index_s集中在改善道场这个名字里的所想

通常的集合研修是研修程序把传达知识作为目的,但是只单独的知识传达是不能变成能力的。传达的知识通过知识发挥的实践(OJT)才能变成为能力。

OJT机能追加在研修课程里,通过实践的「练习」把知识转变成能力的研修作为目标。但是所谓的「练习」不是在研修中虚构的课题,而是实际现场所面临的课题拿来作为题目进行实践的「碰撞练习」。

index_s改善道场的目标效果

  • 改善领导的培养
  • 改善领导的动力
  • 根据改善实践解决工作岗位的问题
  • 对改善活动工作岗位的影响
  • 对工作岗位的改善文化落实

复杂的事情单纯的考虑

京瓷的创业人·稻盛和夫先生,他的著作有很多在中国介绍,有才能的经营者们都知道。
稻盛先生有这样说
「愚蠢的人把单纯的事情复杂的考虑。
一般的人把复杂的事情复杂的考虑。
聪明的人把复杂的事情单纯的考虑。」

真正聪明的人,是单纯的考虑事情的人。
前任工作时,被安排在天才工程师下工作,最初他所讲的事情完全不明白。在他的指示下进行新型发明回路的实证实验时,也是什么是都不明白,就经常找上面的前辈进行商量。

一起工作后,前辈所说的事情渐渐地开始明白了。他将事物以「画面」进行捕捉,是逻辑的思考的人,但是在逻辑思考前可能在他脑海中就已经有「画面」了。他把其「画面」原本的传达给我们,将很难的事情非常简单的进行说明。虽然很简单,作为凡人的我们也是很难理解的吧。(笑)

真正的大发明是,复杂的事情单纯的思考得出结果,这样的发明是很美的构造。NAMI的发明是复杂的事情还是在复杂的状态,所以才不美。

我也有与稻盛先生语录相同的格言。

「难的事情简单做。
 简单的事情深刻做。」

这是我给年轻人们指导时的格言。
作为凡人的我,为了把难的事情简单化,是需要相当努力的。把简单的事情深刻化,也是需要相当复杂的思考,然而要将它简单的表现出来。

提高认识水平

 我指导过很多家企业的改善活动,基本上企业的员工都能在短时间内成长。
但是,总是无法成长的人是很罕见的,如果考虑其差异的话应该就是「认识水平」了。
总是无法成长的人的特征是,认识水平无法改变的人。

这样的人与学习改善的手法相比,首先重要的是提高认识水平。

将认识水平排序的话,
水平1:无法认识问题。
水平2:能认识问题,但不致力于改善。
水平3:能认识问题,也认识到改善是自己的课题,但却无法改善。
水平4:能认识问题,也能改善问题。

水平1:单纯的问题意识低的情况,和有问题意识但是视野窄无法认识问题的情况。这种水平,可以通过参与实际的改善活动,或多参观其他企业的现场;就能比较简单的掌握。

水平2:自我认识不足的情况较多。比如对班长说「改善是你的工作哦」,会反问「诶?」的类型(笑)。
有认识到作业辛苦、易出现不良,但是却没有想改善是自己的工作,所以攒下的全是些「设计不好」「作业方法不好」不满的情况。也就说因依存他人所以就积攒了不满。
长年依靠外力持续工作的话,要转换意识是很难的。但是从依存改变成自立,能发现自由蔓延的事的话,这样自己就可以改变了。

通过实践水平1毕业,跳跃水平2达到水平3是很普通的。

水平3和水平4的差基本上不是很大。
只是经验差而已。这个不管怎么训练也无法掩埋差距的,通过训练积累经验、不断改善,提高动力去做的话较好。

偶尔会见到在水平2的状态职位提升了的人,但是指导这样的人是很吃力的;那其结果就是只晋升能处理业务事情的人。为了晋升更高职位作为必要条件,可以考虑把「改善」加入条件里比较好。

间接部门也是一样的。如果认识为每月的财务报告在下月○○日之前总结是工作的话,那每周财务速报总结的话对战略性经营应该是有很大作用的,却没有产生这样的想法。

物有本末

儒教的经典·四书五经「大学」里有这样一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

意思是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有一词语叫「本末倒置」,但如果是这样的状态的话,能顺利进展的也会变的不顺利了。

人都有父母、祖先。
父母和祖先就是「本」,我们就是「末」。
不尊敬祖先、不感谢父母的话,就脱离了人的道德是不会幸福的。有这样的教训。

什么?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有很多人会这样想吧。
在日本从小时候开始,作为道德反复的教导儒教精神,这都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但是有很多人已脱离了人的道德,即使没有脱离人的道德,不幸的人也很多。

儒教的教导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知道这些并不重要,但重要的是要理所当然的进行实践。

把「物有本末」转换在生产上的话会怎么样呢?

问题解决也有「物有本末」。
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出现改善效果,这是「末」的话,那「本」是什么呢?

发现问题、解决课题的设定,这一块好像有点像「本」。
找出真正的问题后,设定本质的解决课题,这里出现错误的话,作为「末」的改善效果就无法期待。

例如:发现某个工程有作业浪费(发现问题)。
通过作业方法的改善,能缩短周期时间(设定解决课题)。

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改善活动的话,无法期待改善效果。

「问题是否是真正的问题?」、「必须解决的课题是什么?」就会遗漏这些考察。

本质的课题不是缩短某工程的周期时间,而是应该提高全工程的生产效率。因此,某工程的周期时间,在全工程的周期时间以下的话,这问题就不是真正的问题了。也就是说,缩短此工程的周期时间就不是要解决的课题,本质的课题是考虑是否可以取消此工程。作业本身不消除,可容纳在作业的前后工程里,这样工程就可以进行消除了。

其他事例
有不良品流到客户,实施的再发防止对策是全数出货检查。
这种想法与「本末」的意思搞错了。

真正的问题不是不良品流到客户处,而是工程内有不良,其不良不能在工程内100%检查出来。
这2点里有真正的问题,如果这里不设定为解决课题的话,不良流出一定会再次发生的。工程内持续发生不良的话,就会遗留不良流出的可能性。然而对工程内检查无法100%确保的问题不作为焦点的话,即使进行多次全数检查,不良流出的可能性也不会为零。

因流出不良,受到客户的严肃批评;在这我们就不能焦急作出「全数检查」这样的再发防止对策。检查是没有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这样就要一直持续做浪费的作业。

止住一步总体俯瞰,真正的问题到底在哪?需本质的解决课题是什么?必须冷静的考虑。

面临问题时,我们不能只焦急的考虑对应;而应该有退一步从更高处进行俯瞰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那时请回忆一下「物有本末」四个字。

那么,「物有本末」转换到经营上的话会怎么样呢?

「本」是客户还是员工呢?

您认为哪个是「本」呢?
请您试着想一想。

自主改善活动

中国人的您也许无法想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期,日本制造的产品被戴上「劣质品」的名词。日本出口的产品评价是「便宜货·劣质货」。

日本制造的产品,在品质上赢得绝对信赖是,在日本制造现场工作人们的自主改善活动的贡献。

根据时代有称呼为小集团活动、QC小组活动、TQC活动、TQM活动的变化,但是以现场工作者为中心的自主改善活动,可以说是建立了日本制造的品牌吧。

这能顺利进行下去,是有依存日本人和日本社会的特异性部分。
对细小地方细心的感性。
追究事物到极致的精神。
均一性社会文化。

最后的均一性社会文化,在个性发挥方面是负面作用,但是在小组协调性方面是正面作用。所以倾向小集团活动。

那么,在与日本不同的中国,能再现小集团活动的成果吗?
认为有很多人抱有消极的想法。
但是我相信是可以的。

日本人对细小地方细心,是因为如果不能对细小地方细心的话,就会在不舒适的社会下生活。
追究事物极致的话受尊敬,看着很多这样的事例成长的。

作为成人的社会人,让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并不难。
有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的话,至少在公司内工作时,发挥这样的能力就行了。

例如:能细心的话就加薪·升职。能极力工作的话加薪·升职,制作这样的人事制度,明确加薪·升职的标准。这样就会涌现想成为细心的人的意欲,涌现极力工作的意欲。

能产生意欲的话,掌握能力就容易了。
日本人的我也不是天生就有发现细小地方的能力,也是通过训练掌握下来的。

例如:无遗漏的列举问题点的原因。无遗漏的列举可能发生的风险。
这样的训练具体的可以使用QC7工具、新QC7工具手法。
通常从小时候开始花长时间掌握能力,但是手法就有缩短它的能力。

生产效率改善是人的培养、组织的培养

我以广东省为中心,在制造业的生产现场进行现场改善工作,创业后一直成事现在的工作已经是第十年了。之前工作(日本电机企业就任开发设计、品质保证)时也有指导中国的生产委托工厂,在中国生产现场已有近18年的生产指导经验。

因有这样的经验基础,7年来一直持续给日资企业的经营者·经营干部们,发送有关制造业的品质保证、生产效率改善等的现场经营技巧的信息。因每周写3篇专栏,现已有1000篇以上,今后还会持续增加。我想从这些专栏中挑选出,对制造业的经营者·经营干部们有益的信息进行发送。

如果您有朋友感兴趣的话,希望您能介绍一下。告诉我们邮箱地址的话,会定期的发送信息过去。如果对此邮件不感兴趣的人,回复「不要」以后就不会再收到此邮件。

如上自我介绍的一样,我主要工作表面上是制造现场的品质改善、生产改善,但是这不是我真正的工作。

因最近比较忙,所以每月限定只接受1家「免费工厂诊断」,在现场会具体的教导您改善的要点。

虽然半天访问能教导的内容会很少,但是经常有因「恍然大悟」的经营者向我表示感谢。

「免费指导这么多?」让同行者都很吃惊。(笑)

例如:在有输送带的流水线上4人排列进行组装作业的现场,在免费诊断访问时进行指导,生产3人就可以做到了。这让介绍现场的经营者非常吃惊,一瞬间生产效率提高了25%。(笑)

但是,我真正的工作不是这个;把现场的领导培养成能持续地改善,才是我真正的工作。在客户的现场,我自身做出改善成果是很简单的事,但是在合约结束后改善就不会持续了。与其相反连我所做的改善成果都会渐渐的淡去。

培养人,把人们所掌握的技巧保留在组织里,这就是我的任务。

因此,通过免费工厂诊断认真的进行改善,也是无法达到我的水平的;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例如:上记的4人作业改善为3人作业的现场,这也是工厂访问后签订了咨询合约的。通过之后的指导现场领导自身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改善,3人作业减少到2人作业。与最初进行比较生产效率提高了2倍。

还有一个指导半年的工厂,在合约结束后电话过来报告说生效率提高了3.5倍。

只单纯的培养人还不够,还需构建累积人们所掌握的技巧、培养人的方法,所以我认为这就是人的培养和组织的培养。

阔理蒂管理面谈咨询

不进行工厂访问也能解决问题的便利方法是面谈咨询。

consult1

  • 解决品质问题
  • 客户监查时所指出的问题点改善
  • 生产改善的建议
  • 供应商选定时的着眼点
  • 想提高员工的动力

以1小时为单位进行收费.

面谈咨询的顺序

Step 1 :电话・邮件咨询
【免费】
请事前用电话说明咨询内容(邮件也可以)。
判断是否是我方能够进行问题解决的建议。
调整日程,决定面谈日程和时间。

Step 2 :面谈咨询
【收费】
请带来电话咨询时所依赖的资料和实物等进行咨询咨询。
场所弊司事务所

Step 3 :跟踪
【收费】
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现场访问或再度面谈跟踪。

因电话咨询时的失算,通过综合面谈也没有提供出问题解决的建议时,将不收取费用。
另外,当遇到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将会介绍所认识的顾问给您。请随时咨询。

面谈咨询的事例

【面谈咨询的事例】

  • 印刷基板的漏焊不良的改善方法
  • 对应顾客监查
  • 印刷基板的[白纹]不良的对应方法
  • 陶瓷电容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供应商品质监查的确认要点
  • 铝电解电容本地化咨询
  • 捆包作业失误的改善方法
  • 海外出货捆包的改善
  • 顾客环境对应监查指出事项的改善方法
  • 中国生产委托处的综合咨询
  • 中国工厂的经营理念和行动指针的制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