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master@QmHP

虚拟经验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生经历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我活了60多年了,与30岁的年轻人比较,已活了一倍的时间了。但是,经验的量和活的时间是不成比例的。

反过来说的话,越认真的人反而经验量少。
只认真致力于眼前工作的话,会减少经验的机会。
不认真(?)的人对这、对那感兴趣,反而可以增加经验的机会。

我想「像狗一样的工作」。
「像狗一样的工作」就是对人安排的工作盲目的做完,有这样的消极印象。
「狗命」「狗贼」「够屁」等等,有很多对狗不当的评价,但是不是这样的消极意思。

带狗出去散步时,狗会对很多东西感兴趣,就会用鼻子去嗅,不会一直往前走。所谓「像狗一样的工作」是指,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工作的意思。

只有兴趣是不能成为经验的。对感兴趣的进行研究,加深理解,才能能为虚拟经验。当然这与自己亲身体验的真正经验相比,虚拟经验的质量会下降。但是,如果能拥有很多的虚拟经验的话,也能提高真正经验的质量。真正经验的质量提升的话,虚拟经验的质量也会提升。

从平时养成好奇心,养成思考其原因的习惯较好。
例如:去食堂吃午餐,但是进入食堂后菜很久都没上,在这时我就会思考为什么会晚了。和我一起去的徒弟说为什么要思考这个,即使思考也不会早上菜,这是只会是浪费。我告诉他是在「练习5次为什么」。(笑)

教知识很简单,但教习惯是很难的。为何要教,只有通过多次的实践才行。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作业员的确保

 作业员一般就职不会太长,对作业员的聘用·教育培训花费的成本不可小看。因此,想导入自动化在少人数的情况也能进行生产。因这样的动机想导入自动化的经营者并不少。

但是,如果不理解年轻人对劳动的看法的变化的话,即使导入自动化其结果也会是一样的。

2000年以前,在工厂门口粘贴招聘广告的话,很快就能召集人员。
生产量下降后,即使有过剩人员,但作业员会主动提出离职去往加班更多的工厂。关于作业员的确保方面,那时是什么都不用考虑的。只是作业员变化,为了能同样的持续生产,将作业单纯化、不需熟练也能作业,这样改善的话就可以了。

当时出来打工的年轻人,拥有给弟弟和妹妹挣学费、支持父母生活的使命,因有这样的使命感所以2、3年的苦工作也能坚持。

但是如今的年轻人已没有那样的使命感了。即使是与沿海的差异也好,现在的农村与以前相比变得富裕了,不用寄钱回家的打工者也增加了。
那么他们到底为了什么而工作呢?

可是我们日本人又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呢?
在我的年代(1950年代出生)的人们,儿童时代开始学习的「日本是个没有资源的国家,需要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出口,如果不这样的话就无法生活」,被灌输了与个相比优先总体的道德观。
因有这样的职业观和道德观,战后化为焦土的日本经济发展是确实的。
但是,日本人真的是「为了国家」「为了公司」而工作的吗?
至少我自己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工作很快乐才拼命工作的。

毕业后进入地方城市微小企业的我,想做个伟大的发明让这个公司成为一流的企业,当时萌发了这样欠斟酌的野心(笑)。但是为了日复一日「今天的饭碗」而工作是现实。
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东京的上市企业,能设计开发1年、2年后的新产品,真的非常开心。

之后因公司内部的反复调动,每次都能发现新的「工作乐趣」,这也让我体会到与自我成长相连。作为电子回路设计者二流的我,能做现在的工作都是因被调动到品质保证部的原因。因有之前工作的经历才有现在的自己而感谢!能做到这样也是因为有尊敬的前辈在、对公司和上司的信赖感。

90后的中国年轻人,失去了要支持家人生活的使命感。我认为让他们拥有对工作的乐趣和工作的目的(使命)是很重要的。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因机械化需要提高效率。所需的人财已不是单技能的作业员,为了维系单技能作业员,提高工资和福利的经营是不成立的。培养有素质(上进心)的年轻人进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现场一线主管的培养

 指导中国的生产现场20多年了,可能也依赖于行业吧,这期间关于生产现场班长的职责有发生了变化。

90年代的中国制造业主流是同一规格大量生产的低成本生产,大量的投入人就能持续生产同样的东西。在容易召集廉价的劳动力的环境下,工程分割的非常细,这样就不需依赖作业员的熟练就能生产的制造。
对现场的管理者,也是没有要求有高度的管理能力。都是从作业员中作业比较优秀的人晋升为班长,晋升时也没有进行培训,像这样的班长很多。

这些班长他们虽然作业很擅长,但是对于作业员怎样管理却不是很明白。
对于经常发生错误的作业员怎样进行指导较好也不太明白,于是就让作业员在笔记本上罚抄很多次「注意作业」。
还被暑假临时工男同学威胁,无法进行指导。

10年前开始认为需要提高现场一线主管水平的企业有所增加,关于班长培训的咨询也是越来越多了。

而且随着最低工资的上升和招聘难、市场需求变化,现场一线主管的职责越来越重。
如果想实现由少人数进行多品种少量的生产,需要把作业员培养成多能工。
特意培养出来的多能工简单的离职很让人困惑,现场一线主管必须对应这样的要求。

因作业员的管理困难,要求生产进行自动化,有给这样的工厂指导过。
因是同一规格大量的生产,如果检查能自动化生产的话,只要投资自动化的话,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吧。

但是我认为放弃人才培养的企业不可能会做得很顺利,无论什么行业最终都是因人财力的差来决定业绩的。

应这样行业的要求,在中国开始导入了TWI(企业内技能训练)。
日本产业训练协会2010年在中国开始导入了TWI培训。
最近,现场一线主管培养的重要性被广泛认知,实际上正是培养努力的开始时期。

关于TWI信息请预览以下网址。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目标管理

 所谓目标管理,不是管理目标,而是用目标管理成果。也就是说目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企业所制定的目标,当然是与企业业绩相关的目标。
例如:年销售额目标划分给每个人,设定每个人的年销售额目标。管理此目标金额,就是「定额管理」。

那么用目标金额管理会怎么样呢?
在每周的目标管理评估中,确认销售额金额,不足的话进行原因分析,检讨对策。也就是说用目标金额管理目标的达成。

我们常常会陷入「管理目标」,这是因为没有明确目标以后的「目的」。为了什么必须达成销售额目标?什么是目的?

很多人说对于经营者来说只有数字是真实的,确实如此。但是,数字只是经营者的评价系数而已。如果无理的提高销售额的话,可能会失去我们优良的顾客。
真正优秀的员工也会疲敝,可能会离开企业。
如果能明确达成目标的目的的话,就不会变成这样吧。

企业为了持续的发展,制定目标为提高销售额。
为了顾客的感谢,购买商品·服务,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就设定了销售额目标。

目标管理用英语说是Management by Objective。
很明显的是用目标管理。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销售故事

 非盈利模式运营的东莞和侨会的定例学习会,有邀请日本的讲师过来,关于市场营销与参加者一起分享。
在介绍各种各样的事例同时,讲师教导大家销售是故事这样的理论。

销售话题是拼命说明商品,请求购买。
从客户那接到报价的委托依赖,再提交报价,但客户只会用唯一的标准来判断,那标准就是「价格」。
提出价格请求购买,但是客人只会用价格进行判断,不会有这么不幸的事情。

所谓销售故事是传达购买商品人的感动故事。
例如:有位年长的女性过来咨询想改装住宅,如果在这就提出报价的话,就和只说明价格请求购买是一样的。
询问一下想改装的理由的话,就能知道是因孙子过来玩耍所以想改装。这样就可和客人一起思考,为了和孙子一起玩耍怎样改装的较好。客人的头脑里就会描绘出与孙子一起玩耍的场景,这样的话在提交报价前,客人就会跟你说拜托了。

我认为工厂的销售也一样。
来参加学习的中国人男性,他讲述了一个很优秀的销售故事。

他讲述的不是卖商品的故事。
他的目的是说服客户来「工厂参观」。
他的工厂是生产光学部品的,在5S里下了很大的功夫,每天早上进行15分钟的清扫作业,全体员工用抹布擦地面。
其结果可以消除对光学部品来说是大敌的灰尘,所以品质才好。这如果能参观工厂的话,一目了然就能明白。所以如果客人能够来参观工厂的话,就能确认下订单。他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我以前的工作有给在中国的生产委托工厂进行电源生产的指导。
之前我激励销售部门的同事,对他们说只要能带客人来工厂参观的话,我们就可以让客人下订单给我们。「工厂是最好的销售员」这是我的信条。

给我们发表销售故事的中国人男性是当时的同事的话,就一定能提高更多的销售额吧。(笑)

他所工作的工厂,新上任的经营者以每天早上15分钟的清扫为基础,进行经营改革。上任第1年将生产效率提高4倍,从3期连续的亏损转变成盈利。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QCC道场

index_sQCC道场的目的

工厂的改善进展很慢;
现场管理人员不能自主的进行改善;
高层管理者不在现场指导的话,就不进展改善。
为打开这样的现状
培养现场管理者,提高问题﹒课题的发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想把工厂现场,从等待指示的集团改变成为思考的军团。
为有这样想法的经营者们,以通过QCC活动的实践指导培养现场改善领导的改善能力为目的。
提供QCC活动的升级版最合适。

index_sQCC道场的培训方法

由阔理蒂企业召集5、6家企业的QC小组,在阔理蒂企业指定的培训会场,对召集的企业培训QCC问题解决的8步骤,同时还根据各小组的活动课题,可进行实际的QCC活动实践指导。

index_sQCC道场的培训效果

通过实践改善活动,得到改善效果。
通过提高现场管理者的改善能力、改善热情,可持续企业内的改善活动。
通过改善活动的持续,可建立企业的改善文化。
通过与其他企业的QC小组一起活动,可能成为其他企业的对标﹒最佳做法。
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一起活动,可提高活动的动力。
通过由改善领导组建小组,学员培训后回到企业内各自作为小组组长推进改善活动。

index_sQCC道场的日程(7天+发表会)


【第1日】讲座・练习
讲座・练习:

QCC的历史
QCC活动的目的
QCC活动的运用
问题解决型
课题达成型
顾客指向型
STEP1.课题选定

【本次学习的QC手法】

事前讨论会议
矩阵图

自主活动

课题选定

【第2日】讲座・练习
自主活动的发表:

课题选定

讲座・练习:

STEP2.现状把握

【本次学习的QC手法】

柏拉图
偏差
工程能力指数(Cp,Cpk)
直方图
层别法

自主活动

现状把握


【第3日】讲座・练习
自主活动的发表:

现状把握

讲座・练习:

STEP3. 目标设定
STEP4.原因分析

【本次学习的QC手法】

3现2原主义
头脑风暴
亲和图(KJ法)
鱼骨图
FTA(故障树)
关联图
5次为什么

自主活动

目标设定
原因分析

【第4日】讲座・练习
自主活动的发表:

目标设定
原因分析

讲座・练习:

STEP5.对策的选定和实施

【本次学习的QC手法】

发想清单
系统图
M-DM表
ABC分析
PDPC法

自主活动

对策的选定和实施


【第5日】讲座・练习
自主活动的发表:

对策的选定和实施

讲座・练习:

原因分析・对策的选定和实施的修正

自主活动

原因分析・对策的修正

【第6日】讲座・练习
自主活动的发表:

原因分析・对策的选定和实施的修正

【本次学习的QC手法】

雷达图

自主活动

效果确认
巩固
反省和下一步
发表准备


【第7日】讲座・练习
  1. 自主活动的发表:

    效果确认
    巩固
    反省和下一步
    发表准备

    讲座・练习:

    发表练习

自主活动

发表准备

【第8日】成果发表会(半天)
成果发表会

成果发表
讲评
评审结果的发表
表彰

经营高层、经营干部作为评审员参加成果发表会


index_s召开时间

第一期:2017年4月13日(四)终了
第二期:2017年9月7日(四)终了
第三期:2018年4月12日(四)开始

QCC活动的效力

 二战后一片废墟原野的日本,构筑成「世界的工厂」地位的背景是有进行了品质改善活动。其活动展开到公司全体员工的作用,也可以称为QCC活动。

已经证明了QCC活动的效力,但是之后日本经济面向泡沫陷入通货紧缩。泡沫经济崩溃期QCC活动也就开始下滑了,印象中是这样的。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制造业逐渐失去了力量。特别是电器行业的凋落很明显,家电行业也好几家被中国企业买下。

家电行业的衰退和QCC活动的衰退,联系在一起可能过于勉强。但是,泡沫经济崩溃后,很多的制造现场相继失去了现场力是事实。日本制造业现场力源泉的人财,转换成派遣、临时工等的人才,导致失去了改善力。如果失去像QCC活动一样锻炼改善力的话,现场力的维持是很困难的吧。

QCC活动的效力是,不是实际所得的改善效果,而是人财培养的效果。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教育水平有偏差对员工提升是有很大的效果。

按照管理者的指示进行作业,认为是工作的人们,对改善是不会产生动力、热情的吧。但是通过QCC活动,亲自体验作业方法的改善。能感受到这种体验的喜悦的话,成长也会很快吧。

关于中国生产现场QCC活动的最大效力是人才培养的效果。这不只是知识,有提高自我成长热情的效果。

相关专辑:QCC道场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经营者培养班

 上周末的东莞和侨会例会上,听了在公司内部独自召开经营者培养班,培养经营干部的经营者的讲话。参加经营者培养班的中国人经营干部有2名参加了,他们讲述了有关上课的感受、自己的变化、公司内部的变化等等。

例会有30多名人员参加。不仅仅是经营者培养班的召开,为在中国经营企业得到更多的认识。

今天我想把本次在例会上深受的启发点,分享给广大的邮件杂志读者们。

经营者培养班的目的,不是仅仅的传授管理知识,而是把大家从部课长的视线提高经营者的视线,使其进行行动变化。

例如:「管理会计」的知识用讲座形式进行传授,也只能理解管理会计。仅此是不可能在公司内部落实管理会计的。
参加经营者培养班的管理本部长说:“当时上课时自己是财务部长,通过经营者培养班的学习,让她对其他部门的业务理解更深了、也提高了业绩评价的精度。”

说到日系企业的话都是以财务会计为主体,学习管理会计的企业是少数派的。即使收获学习了管理会计,但也只是运用给予的计算公式进行公司内部组织的业绩评价吧。但是此位管理本部长,她思考了怎样做业绩评价的话能给经营判断做贡献,并还进行了实践。

能做到这样的管理,我认为只仅仅传授知识是无法做到的。从财务部长到管理本部长的成长应该是有适当的跟踪。想想每月经营会的资料制作的日常工作,像这样的成长也是很难得的。大概每月的经营会议讨论的跟踪、得到经营者视点的认识。

经营者培养班除了知识的教育以外,还有促进这样的认识机制也编入在里面。机制中的一个是「事前作业」,经营者培养班提出的课题是事先学习次月的培训内容。参加经营者培养班的品质保证本部长说:“与一天的讲座相比,29天的自学效果更大。”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关于经营战略

 接到某中国企业的工厂诊断依赖,于是拜访了此工厂。
此工厂主要产品是民用电器产品,以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工厂。
此工厂原本是生产塑胶成型产品的,但是最近开始转型加入了此行业。
塑胶成型品是B to B的业务,但是新启动的产品是B to C产品,直接的顾客是量贩店。通常的话是在量产线生产的产品,但是因还没有确保销售量,有可能会增加品种和增加顾客。生产线只是进行组装·检查,机构部品、基板的生产都由外部生产。

咨询的客户现在是输送带流水线生产,为了提高多品种少量产品的生产效率,说想导入单元生产方式。

咨询的客户是从外部招聘过来的制造专家主要为了强化生产力,通过交流感觉他是个水平相当高的人。

但是此企业的课题并不是强化生产力。

现状最大的问题点是外注加工品的品质水平太低。
同时塑胶成型品、金属冲压加工品的模具投资无法做到,所以使用的是外注的共用模具,无法做到品质管理。

此企业启动的新事业是与本行业(塑胶成型)完全不同的产品,销售完全不同的市场。让我说的话,这是错误的决定。

通常是采取向新市场销售现有产品,或者是向现有市场销售新产品,这样的战略。也就是说采取「新·旧」「旧·新」战略的话,就能活用迄今为止的经营资源。突然采取「新·新」战略情况时,必须是在有充裕资金和有希望顾客的条件下才可行。

因没有资金,故无法投资部品加工工程,就需外注加工。
因无有希望的顾客,为了放在销售店让品种齐全就必须对应多品种少量的订单。因此,需要模具等的开发投资资金。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恶循环。

我是这样对咨询客户说的,首先稳定外注加工品的品质,之后再检讨生产方式。
但是,即使见到经营者让其重新修正新事业战略,也是不会成功的吧。

老实说,如果是目前的战略的话,「撤退」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


工作的热情

 以前的中国人外出打工者,有着很高的工作热情。
可以说对家人的爱是他们的热情的源泉。给弟弟妹妹寄学费、给家人寄生活费的女工们,在工资日都会到银行窗口排队办理。因此,要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的因素是金钱的收入。工作量减少,加班收入减少的话,就会辞职换工作到其他工厂去工作。

但是社会变得富裕后,状况发生了改变。
饭菜不好吃、休息日没有玩的地方等等的理由辞职的年轻人增加了。他们离开制造业,流往第三产业。

这个过程我们日本人是已经知道的,进一步劳动人口的减少也是有经历过的。可以说中国同样的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随着社会的成熟化、劳动人口的减少,要确保优秀的员工是越来越难。像以前一样只是金钱是无法提高工作的热情了。

在日本自古以来,对长期工作了的人给予敬意有价值观。
警察、消防战士、自卫官等伴随危险的职业,对长期工作的人员,每年授予勋章。如果有保护市民公职的自觉,使命感就成为工作的热情。

即使中国工厂也在说同样的事吧。
招聘员工越来越难的话,就必须培养多能工。多能工的培养,某种程度上长期工作为前提。

今后的工厂经营,只是给予员工金钱收入的满足,是能顺利经营下去的吧。这里不是说提高福利待遇,而应考虑怎样能让员工感觉到工作的意义、愉快的工作、通过工作能成长的喜悦,是非常重要的。

您的工厂有做些什么样的改善呢?


此专栏是每周【经营改革】定期发送的邮件杂志,感兴趣者请点击此处进行阅读登录。

邮件杂志【经营改革】免费阅读登录